当前位置:首页>政策解读

解读《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

  • 稿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1-06
  • 【字体:

  政策文件:《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

  市政府颁布的《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对“十三五”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与部署,明确了9大目标任务和10项主要保障,体现了本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延续性、规范性、融合性和创新性,突出了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,突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,彰显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的特色和亮点,是指导新周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。现就《实施计划》相关内容进行解读:

  一、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

  2014年10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(国发〔2014〕46号),明确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。《意见》反映出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决定和影响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,是体育产业发展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动力和基础,得到党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。

  2016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。《纲要》将“共建共享、全民健康”作为战略主题,突出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领域的“大健康”的发展理念。

  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、提高健康水平,和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高度一致。从国家层面,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;从社会层面,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文明发展;从家庭层面,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;从个人层面,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。为此,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叠加,为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、动力,积蓄了力量,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。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,将通过进一步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,培育健康绿色生活方式,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更高层次的需求,营造崇尚运动、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,推动体育融入生活,使人人享有体育健身服务,有效提高全体市民健康水平,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。

  二、围绕建设健康北京的目标,加快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

  2016年8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了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,指出“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树立大卫生、大健康的观念,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,提升全民健康素养,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”。

  建设健康中国,我们的任务就是建设健康北京。全民健身各项工作都是围绕“增强人民体质、提高健康水平、满足健身需求、构建健康北京”展开的,是实现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体育部门将推动全民健身的跨界联合、跨界整合、跨界融合,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,并作为防病和治疗慢性病的重要方法和途径,努力形成以“生命全周期、人群全覆盖、过程全干预”为宗旨的大健康理念,突出加强体育与医疗的有机融合,建立大健康工作机制,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。

  为此,《实施计划》开宗明义,强调“以增强人民体质、提高健康水平、满足健身需求、建设健康北京为目标,以全民健身为重要途径和手段,到2020年,全民健身工作要实现科学健身深入人心、健身意识不断增强,全民健身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。

  体育部门和卫生计生等部门正在沟通和研究,就推进体医融合、促进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等融合发展,推进健康关口前移,提出了一些针对性、操作性强的工作举措:一是建立体质测试站并合作开展体质测试试点,建立市民体质健康评价、分析数据库,研究设计健身指导方案和运动处方,实现体检和体质测试数据共享,有针对性地科学指导市民健身。二是大力开展“阳光长城计划--城市减重行动”和市民健康促进系列活动,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健康饮食、科学锻炼的行为和习惯。三是合作推动市民习练健身气功,宣传、推介健身气功和中医养生、保健、康复知识和方法。四是开展全民健身与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相结合的研究,探索在街道、乡镇层面探索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。

  三、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,使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500万人

  2016年3月,市政府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(2016-2022年)》(京政发〔2016〕12号)以及以及群众冰雪等7项配套规划,浓墨重彩地绘制了本市冰雪运动发展的宏伟蓝图。

  就推动群众冰雪运动而言,主要体现在广泛开展群众冰雪健身活动、扶持冰雪项目社会组织发展、加大冰雪场地设施建设、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培养、大力普及冰雪健身知识,积极推动青少年冬季运动,扩大冰雪运动参与人数,营造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浓厚氛围。争取到2020年,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500万人。

  四、实施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,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定工作,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3%

  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是经国务院批准推行的一项重要体育制度,作为以检验公民体育锻炼效果、评价身体素质为目的,以测验达标为手段的评价体系,1975年开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,自1979年开始,结合实践经验多次进行修订。现行的《锻炼标准》是由国家体育总局、教育部、全国总工会于2013年12月颁布实施的。分为儿童组、少年组、青年组、壮年组和老年组五个组别,包括速度、力量、耐力、灵敏、柔韧五个测验方面,按照优秀( 400含以上)、良好320-399、及格200-319、不及格(199含以下)四个评级标准评定的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本市将重点在20至69岁人群中推行实施《锻炼标准》,通过达标分站赛,广泛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,提高在改善和提高市民体质方面的科技含量,并施行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、证章激励机制。通过实施《锻炼标准》,探索推广《锻炼标准》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,充分发挥街道、乡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,逐步建立实施《锻炼标准》的长效机制,激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不断增强健身意识,掌握科学健身方法,提高市民身体素质。

  五、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

  过去的五年,本市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,实现全民健身设施保基本、惠民生、促发展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25平方米,均等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;全民健身组织社会化、规范化、实体化,建立健全四级组织网络,形成政府主导、社会团体协作、基层自治运行的发展格局;全民健身活动零门槛、重实效、创品牌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.8%,打造首都特色健身活动模式;体育骨干队伍逐步扩大,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49998人,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;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指导有效加强,市民达到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》合格标准的人数占受测人数的比例为89.2%,体质得到有效改善;全民健身宣传和信息化服务广泛深入,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,市民科学健身意识不断提升。应该说,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具有坚实基础。

  《实施计划》对“十三五”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了系统部署,注重强化基层,突出群众“身边的场地”、“身边的组织”和“身边的活动”三个环节,包括加强基层的组织、基层的设施、基层的赛事活动。在组织建设方面,扶持和引导群众喜闻乐见、参与人数众多、有发展空间的运动项目社会组织,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城乡、社区、村自发健身组织、团队等服务类社会组织。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发展和管理力度,以健身团队为基础、以健身指导为抓手,发挥其在健身团队和基层活动中的作用。在设施建设方面,突出建设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,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,有效扩大增量资源,打造以“15分钟健身圈”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设施格局。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减免开放,鼓励学校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。在活动开展方面,巩固群众体育国际品牌赛事、市级全民健身活动和“一区一品”活动等传统品牌,更加突出健身跑、徒步、自行车等参与人数众多的运动项目,击剑、赛车、马术等具有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,武术、龙舟、风筝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带动作用,探索多元主体办赛的机制。

  《实施计划》还针对城乡体育协调发展,在“十二五”时期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建设和创建体育特色村的基础上,提出了推动体育生活化社区提档升级和特色乡镇创建工作。

  本市自2006年起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工作,2010年制定了《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工作方案》,并将相关标准纳入《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(试行)》,推进达标建设进程。体育生活化社区工作自2006至2015年历时10年,经历创建和达标两个阶段,实现全市2778个社区达到体育生活化社区标准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本市已经发布了全国第一个关于社区体育的地方标准(DB11/T1333-2016),并将以开展体育示范街道创建为切入点推动标准的实施工作,巩固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建设成果,加强和规范街道、社区基层体育工作。

  2012年至2015年,体育部门与农委加强协作,制定了《北京市体育特色村标准及评选办法》,在全市审核、创建了200个体育特色村,并定期进行复查,极大地推动农村体育工作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本市将开展特色乡镇创建工作,提升农村体育工作水平,促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,让市民均等享有健身权利。

  六、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,拓宽全民健身交流合作平台

  《实施计划》按照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部署,提出“加快京津冀全民健身活动、组织和设施建设一体化进程,形成京津冀体育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、互利共赢的新格局”的目标。

  结合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、自然环境、民族特色、未来规划等,将打造京津冀健身基地、健身设施一体化健身休闲圈。加强群众健身活动发展合作,创建一批以“三大球”、户外休闲运动、科技模型等适宜交流的项目为主体的群众品牌活动。推广传承民族体育项目,实现具有地域性、代表性的三地传统体育文化交融发展。促进体育社团交流和联动,以“枢纽型”社会组织为龙头,创立单项协会联盟,打造体育社团“旗舰”,促进区域协作、形成合力。加强三地信息化建设,紧密信息沟通联络与传递共享,扩大全民健身大数据系统应用。

版权所有:bet365日博亚洲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2号

京ICP备05083640号